上海发布未来三年制造业发展规划,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到每万人360台

工业 界面新闻 2023-06-15 21:08:28 阅读 0

界面新闻实习记者 高菁

未来三年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不少于2万台,到2025年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达到360台/万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提出上述目标。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工业投资年增长5%,制造业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显著增强。

“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2”指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绿色生态两大转型,“3+6”指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4+5”指四大新赛道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其中,三大先导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六大重点产业为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

《行动计划》围绕高端制造引领功能、自主创新策源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细分目标,包括:工业战略性新兴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到1.8万亿元,重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5%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到360台/万人等。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2022年10月发布的《2022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在2021年首次超越美国,以322台/万人的使用密度位居世界第五,韩国、新加坡、日本、德国分别以1000台/万人、670台/万人、399台/万人、397台/万人的使用密度位列全球前四。

《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快建设智能工厂,实施智能工厂领航计划,制定“一厂一方案”,打造标杆性智能工厂2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200家,新增应用工业机器人不少于2万台。

5月30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中关村论坛智能制造创新发展论坛上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目前已建成2500多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去年超过3.2万亿元,工业母机和机器人智能检测装备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

《行动计划》还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技术前沿,构建通用大模型,面向垂直领域发展产业生态,建设国际算法创新基地,加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

人形机器人指具有人类相似外观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今年5月的发布会上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产品Optimus的最新进展,并表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量将会远超汽车。

招商证券此前表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AI+”终极应用。预计2021-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达到71%,在智能制造、智能服务、人机协作等方面都将有广阔的应用场景。机器人概念股今日持续走强,截至当天收盘,新时达(002527.SZ)等十余股涨停。

声明:
  1. 该内容为网络收集,不代表荣登网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 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
  3.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7552771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