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古镇齐聚铜陵大通,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近年来,古色古香的古镇正成为热门打卡地。历经岁月洗礼,拥有独特的人文内涵、美学特质、时光乡愁的古镇切中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向往。
10月21日,第五届长三角一体化古镇发展大会在安徽省铜陵市大通古镇开幕。
大会以“携手做强古镇旅游 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推动古镇文旅深度融合,促进古镇名镇的沟通、学习、交流,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助力打造长三角古镇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此次大会中,无论是十大长三角古镇文旅消费新场景,还是古镇文旅消费新场景市集,又或是“夜赏大通”沉浸式巡展,都着重展现了古镇旅游的向新而行。
日日求新,古镇从古老韵味中走来,如何上新?在古镇旅游的全新竞技场上,古镇如何才能近悦远来?
PART.01融入适配时尚元素 构建互动游新空间
我国古镇众多,它们不仅是地理空间的坐标,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基因。
随着时代发展,面向旅游需求的提质升级和快速变化,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古镇焕发新生,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对此,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蔡小莉在致辞中表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利用古镇文化底蕴,融入时尚元素,提升服务品质,把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依托本次大会,十大长三角古镇文旅消费新场景正式发布,它们有“古镇+夜间文旅”的浪漫璀璨、有“古镇+数字文旅”的科技魔力、有“古镇+乡村旅游”的田园诗意……让我们一起走进长三角古镇,感受这里的烟火人间和无限魅力。
入选的有,上海市松江区泗泾古镇的安方塔灯光秀、浦东新场古镇的土布乡创秀场;浙江省宁波市慈城古镇十二时辰光影秀、桐乡市濮院时尚古镇的国潮奇妙夜、湖州市新市古镇的村K大赛;江苏省苏州市同里古镇的摇橹船夜游、周庄古镇的只此周庄沉浸式演艺;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古城的鱼灯巡游、安徽省阜阳市管仲老街的古典婚礼秀以及大通古镇的超萌江豚微笑驿站。
《安徽省消费新场景建设导则》指出,“消费新场景”是指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的系统集成。它更加注重消费体验提升和满足消费者精神、情感的共鸣需求,其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培育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为消费群体带来愉悦体验和美学价值。
由着这个概念出发,古镇发展大会以古镇游的“历久弥新”破题,推出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新场景。
比如,在徽州古城,了解徽州历史、徽商底蕴和徽州文化;到管仲老街,领略古典婚礼秀的魅力,感受千年浪漫的仪式感;步入慈城古镇,身临其境看十二时辰光影秀,来一场与时光的对话……
其中,徽州古城的鱼灯巡游正在让市民与游客近悦远来,频频出圈,鱼灯已然成为徽州古城的文化符号和地域标签。
每当节假日,伴随着阵阵锣鼓声,嬉鱼灯表演正式拉开序幕。表演者们默契配合,用精湛的技艺将鱼灯演绎得栩栩如生,时而腾跃、时而摆尾,恰似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为历史悠久的古城增添了欢快与祥和。
不仅如此,徽州古城有小鱼灯、鱼灯气球等产品销售,在歙县徽州古城及屯溪河街,多家鱼灯制作及文创产品展示馆,游客不仅可以购买鱼灯文创,还能亲手体验鱼灯制作,体悟往日的浪漫向往。
跨越时光的洪流,徽州古城之所以依然保持着“老徽州”肌理,经过空间的保护、文化的传承和功能的激活,能够踏古开新,续写千年繁华,是因为其始终坚持引入创新方式,时尚玩法,增强游客的互动感。
从徽州古城鱼灯巡游的火热,足以窥见,新消费场景正在为古镇旅游带来新的活力与生机。
PART.02深入挖掘文化特色 打造体验游新场景
如果说古朴是形,是古镇最耀眼的底色,那么文化则是魂,彰显着古镇独特的神韵。
江南古镇是长三角的专属文化符号,“小桥、流水、人家”的规划格局独树一帜,“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建筑艺术让无数游客慕名而至。
据统计,仅列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录的长三角古镇就有80个,占全国比例高达25%以上。
如何在众多古镇中脱颖而出,告别“千镇一面”,焕发新生呢?
长三角古镇给出的答案是:挖掘特色文化是重要突破口,古镇要从自身的历史文化中找到独有的文化符号。
作为大会举办地的大通古镇,有近2600年历史。漫步在澜溪老街,鳞次栉比的特色商铺、青砖黛瓦马头墙的建筑风格处处散发着典雅古朴的气息。
基于“长江拐弯,大海回头”的特殊区位,大通早在唐宋便是长江上驰名的鱼市。“淮上云垂岸,江中浪拍天。顺风那敢望,下水更劳牵”。在唐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诗意中,我们得以透过历史,窥见彼时的繁华。
古往今来,大通作为重要的商埠,热闹繁荣的渡口迎接了无数文人的来访与路过,构建起当地独特的文化景观,成为铜陵融入长江文化一根重要的“脐带”。
大会当晚,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百年历史的鹊江“水上龙灯”在大通镇祠堂湖上舞动。蜿蜒前行的龙灯。红色的光芒格外耀眼,在舞龙师傅的精准操控下,于湖面上时而盘旋,时而一字前行,激起层层波纹,古镇良港的文化历史在一场表演中被来往游客沉浸式感知。
从非遗文化出发,利用在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大古镇深挖文化特色,打造体验游的重要形式。在游客的体验中,不仅让非遗让历史文化在保护中得到了更好地传承,也让非遗真正成为“活着的文物、有生命的历史”,更让游客感受到古镇民俗的魅力。
对于古镇的发展而言,专家建议,古镇开发者、管理者应对当地历史文化进行完整、详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长远统筹规划。通过保护和传承本地文化,保存古镇本地特色的习俗、产品,使古镇保持独特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记忆。
大通古镇从非遗民俗出发,而苏州的同里古镇则立足于古建筑文化的原生肌理,形塑了江南水乡文化景观千年传承的活态样本。
在古迹修缮过程中,同里古镇坚持以历史资料为蓝本,最大限度利用原有材料,保存原有构件,使用原工艺,注重保留与传承传统工艺做法,尽可能多地保存历史信息。
当下,无论是大通还是同里,抑或是长三角的其他古镇,一屋一瓦、一草一木、一艺一术不仅仅是积累下来的宝贵物质财富,也让文化的传承更加具象化,使得文化融入体验游之中,让人们更深入地体会这一方诗意乡愁。
迈向未来,在保留每个古镇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加强游客的文化体验,是实现城镇历史文化传承的关键。
PART.03跨入主客共生路径 呈现沉浸游新韵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古城区、古建筑保护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在古镇游的火热中,古镇始终坚持保护自然风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使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让“活历史”始终传续“烟火气”,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对于游客来说,游逛古镇,人们看重的是古建筑、自然景观以及当地的文化氛围,体验其中的风土人情以及原汁原味的生活。
正如,有旅游博主说,“如果到了一个古镇,看不到原住居民的生活状态和风貌,品尝不了当地特有的美味小吃,走过后留不下关于此地的独有记忆,心中难免会有一些失落。”
放眼长三角古镇,这些街头巷尾藏着的小惊喜,与古镇悠然古朴的气质相融,满足年轻一代对于国潮的个性化消费需求。
然而更重要的是,保留古镇的原住居民以及其中的生活气息。因为原住民是古镇独特气质的塑造者。实现客人满意、主人高兴的“主客共生”,才是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应有之义。
在长三角消费新场景中以及与大会同步举办古镇文旅消费新场景市集中,原住民的生活与文化带来的互动感显得尤为重要。
今天的大通古镇,茶与咖啡可兼得,不同的口味,却有着相似的松弛时刻;在这里,新潮与传统两相宜,特色文创、非遗手作……总有一款能成为游客的心头好。
大通古镇不仅有往日时光里静静流淌的情调,更有自然生活里的美好。比如颇受游客青睐的永兴岛。洲头的白沙滩前,江水滚滚波光闪烁,清新的江风恣意地吹着,带孩子来这踩踩细沙、做做游戏,或在滩涂翻翻石头捉小螃蟹,多了份孩童才有的纯真。
历经几千年岁月沉淀的大通,古老的不仅仅是古镇的肌理,更是渗透在岁月长河中的生活场景与生活方式。
近年来,大通镇已先后荣获“联合国迪拜人居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首批中国特色小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休闲集聚区”“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省级首批旅游休闲街区”等一系列荣誉,为千年古镇的主客共生写就实践的注脚。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古镇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回归传统生活”和“怀念旧时光”的氛围与场景,满足了游客的现实需求。长三角古镇则以独特的风土人情、山水风物让人流连忘返。
以古镇发展大会为起点,长三角古镇将充分挖掘每个古镇独特的文化符号,打造时尚玩法,保留原生肌理。同时,做好商业化与文化保护传承之间的平衡,成就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消费新场景。
面向未来,长三角努力也将打造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热度的古镇旅游产品,让更多千年古村镇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唯有如此,古镇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从而让游客一见倾心,一游难忘,回味无穷。
声明:
- 该内容为网络收集,不代表荣登网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
-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755277197@qq.com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