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 发布农业科研创新全图,描绘迈向第四代大学之路
近日,全球农业教育与科研界的高层次盛会——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各地的农业学术领袖和科研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这场盛会不仅为全球农业教育和科研提供了交流平台,还见证了前沿研究成果的发布,以及多方关于创新驱动型大学发展模式的深入探讨。
在论坛的专题会议上,全球领先的科学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隆重发布了《全球高校与科研机构农业与生物科技创新贡献报告》。报告系统梳理了2019至2023年全球农业科学研究的热点与趋势,揭示了各国因地理、气候、政策等差异形成的多样化研究方向和合作模式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指出,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和巴西是全球农业研究产出的五大“重镇”,并展示了每个地区因地制宜的研究重点:中国在作物遗传学、育种技术与生物技术应用上成果显著;而欧盟则集中力量发展农业生态方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此外,报告还强调了国际合作、学科交叉和人才培养在激发农业科研新动能中的重要性。报告显示, 2019-2023年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份额排名前10位的中国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国际合作总产出量最高的高校;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国际合作率领先,而且这些机构的国际合作科研产出的影响力指数(归一化引文影响力,简称FWCI)都高于其农业领域整体科研产出的水平,展现出国际合作对提升学术影响力的积极影响。
为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的农业科研需求,大学不仅要具备科研能力,还要能够协调本地和全球资源,推动创新与发展。在论坛上,爱思唯尔学术与政府事业部全球高级副总裁Said Taha深入探讨了“第四代大学”的概念,他认为,这一新一代大学模式正是为了适应当前全球科研和教育发展的趋势而提出的。
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Taha概述了大学从以教育为核心的第一代演变至如今兼顾全球与本地目标的第四代模式,并指出当前大学需要在吸收全球知识与服务本地需求之间取得平衡,以兼具全球视野与本地响应能力。第四代大学不仅是全球科研创新的高地,更是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引擎。它们需要在解决全球挑战的同时,对本地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实现全球与本地研究的完美平衡。埃因霍芬理工大学的成功案例,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该校通过紧密的产学研合作,成功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其毕业生大多选择留在大学周边地区创业就业,形成了紧密的社区联系,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Taha分享道,迈向第四代大学的旅程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大学校长们考量。首先,需要从大学自身情况出发,明确其全球与本地目标。根据爱思唯尔针对全球大学校长的调研,通用目标大致有25类,每所大学会根据自身情况来排序这些目标的优先级:有的大学可能主要关注教育领域,他们希望通过教育在全球或本地范围内产生影响;而其他一些大学则希望将重点放在科研成果转化、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第二步则通过评估工具衡量大学在这些目标上的现状和进展,爱思唯尔近期提出的“学术评估框架”和一系列科研信息分析工具,都是大学可以用以全面分析的工具。第三步,当大学在这些优先级上取得进展时,需要通过定期回顾和全面分析衡量这些工作的实际影响。“设定目标、了解进展、衡量结果,这是建设第四代大学的‘三部曲’。”Taha谈道。
在世界农业高校校长论坛召开期间,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其信也受邀接受专题采访,分享了中国农业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农业融合创新中的最新进展。他提到,自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以来,这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在各行业的深度渗透,对高校教育提出了全新挑战:如何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科技创新人才?对此,中国农业大学从去年开始,不仅加强了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相关的专业设置,还实施了“人工智能+”的专业升级模式,将传统农业专业与人工智能辅修专业结合,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全行业AI渗透的需求。
此外,孙其信院士还介绍了学校在农业与人工智能融合方面的创新探索。他提到,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为农业领域带来了变革性的新机遇。学校的研究生团队自发成立了“AI助农”创新团队,研发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农业决策辅助。孙院士表示,人工智能与农业的结合刚刚开始,这一领域在未来充满潜力,必将带来农业科技和生产系统的革命性变化,实现绿色转型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论坛不仅为全球农业科学共同体呈现了一幅清晰的农业科研全景图,也为高校与科研机构在农业领域的关键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宝贵指引。与会者表示,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深化合作与交流,携手促进全球农业科研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声明:
- 该内容为网络收集,不代表荣登网观点或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发现文章、图片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
-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755277197@qq.com
推荐文章: